• 首页
  • 工种与考证
  • 全部课程
  • 文章资讯
  • 培训认证
  • XR浏览器下载
  • 分销联盟
  • 学习中心 APP下载
    扫码下载-100VRAPP
    扫码下载-技能培训APP
    扫码下载-互动科普APP
    建议意见 官方客服

    官方客服

    您可以与在线客服进行沟通或者拨打客服热线获得帮助

    电话:0592-2529323    0592-5551325

    邮箱:help@onesoft.com.cn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讯 > 模具专业 > 冲压模具问题分析与维修技巧

    冲压模具问题分析与维修技巧

    发表于:2019-11-16
    阅读:694
    评论:0

    冲床便是一台冲压式压力机。在普通生产中,冲压工艺由于比较传统机器加工来说有节约材料和成本,产量高,对操纵者技能要求不高及通过种种模具使用能够做出机器加工所无法到达的产品这些长处,因此它的用处越来越普遍。但随之而来的模具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一、冲压模具问题分析

    模具故障是冲压生产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常常造成停产,影响产品生产周期。因此,必须尽快找到模具故障原因,合理维修。

      1、模具损坏

    模具损坏是指模具开裂、折断、涨开等,处理模具损坏问题,必须从模具的设计、制造工艺和模具使用方面寻找原因。

    首先要审核模具的制造材料是否合适,相对应的热处埋工艺是否合理。通常,模具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对其影响很大。如果模具的淬火温度过高,淬火方法和时间不合理,以及回火次数和温度、肘间选择不当,都会导致模具进入冲压生产后损坏。落料孔尺寸或深度设计不够,容易使槽孔阻塞,造成落料板损坏。弹簧力设计太小或等高套不等高,会使弹簧断裂、落料板倾斜.造成重叠冲打,损坏零件。冲头固定不当或螺丝强度不够.会导致冲头掉落或折断。

    模具使用时,零件位置、方向等安装错误或螺栓紧固不好。工作高度调整过低、导柱润滑不足。送料设备有故障,压力机异常等,都会造成模具的损坏。如果出现异物进入模具、制件重叠、废料阻塞等情况未及时处理,继续加工生产,就很容易损坏模具的落料板、冲头、下模板和导柱。

      2、卡模

    冲压过程中,一旦模具合模不灵活,甚至卡死,就必须立即停止生产,找出卡模原因,排除故障。否则,将会扩大故障,导致模具损坏。

    引起卡模的主要原因有:模具导向不良、倾斜。或模板间有异物,使模板无法平贴;模具强度设计不够或受力不均。造成模具变形,例如模座、模板的硬度、厚度设计太小,容易受外力撞击变形;模具位置安装不准,上下模的定位误差超差。或压力机的精度太差,使模具产生干涉;冲头的强度不够、大小冲头位置太近,使模具的侧向力不平衡。这时应提高冲头强度,增强卸料板的引导保护。

      3、模具损坏和维修

    冲压生产的模具费用高.通常模具费占制件总成本的1/5-1/4。这是因为,除模具制造难度大、成本高外。投入生产后的模具修理和刃磨维护费用也高,而模具的原始造价仅占整个模具费用的40%左右。因此,及时维修模具,防止模具损坏,可以大大降低冲压生产的模具费用。

    模具损坏后,还有一个维修和报废的选择问题。一般来说,冲压模具的非自然磨损失效,例如非关键零件的破坏以及小凸模折断、凸模镦粗变短、凹模板开裂、冲裁刃口崩裂等故障.大部分可以通过维修的方法使其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重新投入冲压生产。但是,当模具的关键件严重损坏,有时凸、凹模同时损坏。一次性修复费用超过冲模原造价的70%,或者模具寿命已近,则维修的意义不大,这时应该考虑报废模具:除大型模具、结构复杂的连续模外,当模具维修技术过于复杂、修模费用太大,难度大必然使维修周期过长,严重影响冲压的正常生产,应选择提前失效报废,重新制造模具。在正常情况下,冲模的主要失效形式是过量磨损。从新模具制造交付使用,直至冲制零件的毛刺超标、零件尺寸与形位精度超差,而模具又不能再修复或根本无修复价值,则模具就只能报废。从新模具投入使用到失效报废。一般要经过多次维修和刃磨。

      二、冲压产品质量缺陷分析

    最常见的制件质量缺陷是产品尺寸超差。只有少数产品存在表面质量问题。

      1、尺寸超差

    尺寸超差是冲压制件的严重缺陷。对此,首先要检查、核对模具的设计,排除设计和制造的原因。如果超差尺寸和材料厚度有关,应检测冲压材料的厚度和材质、硬度。罗百辉认为,冲压生产过程中引起尺寸超差,主要是模具的磨损、定位导向不良和制件产生变形。模具的刃口磨耗.会造成毛刺太大或切外形尺寸变大、冲孔变小、平面度超差,应该刃磨或更换模具。定位导向不良包括没有导向、导销或其他定位装置没有起作用,送料机没有放松,定位块磨损使送距过长,导料板长度不对或导料间隙太大等。制件在生产中变形,主要有撞击变形,例如制品的吹出气压太强或重力落下撞击太大变形:出料时受挤压或括伤变形,应及时清理出料位置或加大出料空间:顶出不当变形。例如顶料销配制不当、弹簧力不适当或顶出过长,应调整弹力或改变位置或销数量;下料变形。部份弯曲件不能容许料重叠,须每次落下,当出现碟形应变时可采用压力垫消除;冲剪变形,主要是材料扭曲不平。尺寸增大或中心不对称;浮屑挤压变形,是由于废料上浮或细屑留在模面上或异物等挤压变形。

      2、表面质量不合格

    冲压制件的表面质量问题,主要是毛刺过大。造成制件毛刺过大的原因,首先是模具刃口的磨损,应重新研磨模具(下述),确保刃口锋利。其次是凸、凹模的间歇不合理,间隙过大使侧面大部分为擦光带,间隙太小会出现二次剪切面,如果材料硬度太高,则应更换材料或加大间隙。冲裁搭边尺寸过小或切边材料过少时,材料会被拉入模具间隙内而成为毛边。此时必须加大冲裁的搭边尺寸或切边余量。

      三、冲压模具的刃磨维修

    冲压生产中对模具进行合理的刃磨。可以有效地提高冲模的寿命,节省模具费用,大幅度降低产品成本。

    当冲模刃口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原本锋利的刃口变钝了,会造成冲裁件毛刺过大,尺寸与形位精度下降。因此,模具必须进行刃磨,以恢复其锋利的冲裁刃口。减小冲裁毛刺和尺寸与形位偏差,改善成形件表面质量。如果不及时刃磨模具,会因为拖延刃磨时间,使得已经磨钝的刃口遭受坚硬、过大、过厚毛刺的剧烈摩擦,形成模具恶性循环的过度磨损,导致要以几倍的刃磨量才能够使刃口恢复锋利,大大缩短模具的寿命。当制件的毛刺即将超出允许毛刺高度时,应立即停止生产,对模具进行刃磨。在生产实际中,现场工人习惯凭手感确定制件毛刺大小并确定刃磨时机,这样操作误差较大。最好通过检测制件的毛刺高度及厚度、毛刺分布均匀程度、冲件尺寸与形位精度及冲切面质量等,来掌握刃口磨损情况,从而确定模具的最佳刃磨时机。

    模具刃磨量必须根据刃口端面和侧面的实际磨损情况而定,此外,还应该考虑材料厚度、凹模形状结构以及刃磨次序等相关因素。凹模经多次刃磨后,尺寸会发生变化,特别是采用上小下大锥形凹模口设计的冲裁模,由于凹模刃口壁向外倾料,刃磨模具的上表面后,其水平尺寸必然会产生一个增量。因此,刃磨前应该按照锥形的角度进行计算,刃磨时要注意实测制件尺寸,防止因多次刃磨使制件尺寸增量过大,导致产品超差。

      结束语

    冲压生产效率和成本对模具的依赖性很大。对生产过程中模具出现的故障,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正确的维修方案,及时解决模具损坏、卡模、刃磨和产品质量缺陷等问题。处理好模具维修与报废的关系,才能减少停产修模时间,缩短生产周期,保证冲压生产的正常进行

    以上就是100唯尔(100vr.com)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冲压的知识技巧了,学习以上的冲压模具问题分析与维修技巧知识,对于冲压的帮助都是非常大的,这也是新手学习模具专业所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使用100唯尔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右侧人工服务,我们会有专业的人士来为您解答。

    本站在转载文章时均注明来源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未用于商业用途。如因本站的文章、图片等在内容、版权或其它方面存在问题或异议,请与本站联系(电话:0592-5551325,邮箱:help@onesoft.com.cn),本站将作妥善处理。

    收藏

    赞一个

    踩一下

    换一批

    冲压课程推荐

    模具虚拟培训系统

    模具制造技术

    121827人学过

    ¥99/月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作

    模具制造技术

    159307人学过

    ¥99/月

    模具拆卸与组装

    模具制造技术

    75610人学过

    ¥99/月

    机械制图及AUTOCAD(Ⅱ)

    模具制造技术

    83702人学过

    ¥99/月

    电加工工艺与编程操作

    模具制造技术

    74018人学过

    ¥99/月

    模具专业客服中心

    王老师

    立即交谈

    林老师

    立即交谈
    更多>>

    推荐阅读

    100VR精品课程推荐

    评价

    0
    发表评论

    0/500字

    更多>>

    最新文章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推进产业数字技能强链建设五条措施的通知

    近日,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推进产业数字技能强链建设五条措施的通知》,进一步提升福建省产业技工数字技能水平,锻造高质量产业技能生态链,更好适应数字福建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工业数字化转型需要。

    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有关情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23年9月28日,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了《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条例》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 11月17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条例》有关情况。现场,发布人还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了回答。省教育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陈峰出席发布会并回答相关问题。 浙江将如何加强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浙江的高等学校将如何贯彻落实科技进步条例? 陈峰:要深化中小学校的“双减”工作,一方面做好过重课业负担的“减法”,另一方面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重点是强化实验教学,增加场景式、沉浸式的科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更多地动手实验、亲身体验,让学生在科学教育和科技实践中学到知识、爱上科学。同时要改进中考、高考的评价导向,增加实验操作考查考核的比重,引导中小学生切实提高探索兴趣和实验能力。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融合交汇点,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这些年来,浙江高校承担了全省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上周刚刚公布的2022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中,全省高校共获奖145项,占总数的49%;其中一等奖47项,占总数的78%。下一步,高校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件事: •培养高层次人才。浙江高校每年向社会输送近40万名大学生,他们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我们要加大基础人才培养力度,持续扩大本科及以上人才培养规模,让浙江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读大学、读研究生,为科技进步培养更多后备力量。 •推进有组织科研。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和科研平台。同时按照“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生产一线实际需求,有组织开展科研创新和技术攻关,促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 •激发科学家活力。《条例》就引才、育才、用才作了专门规定,并提出了许多激励创新创造、扩大科研自主的政策。要用好法规的红利,激发高校科研人员更多的活力,努力让科技创造于国家有益、于个人有利。

    黑龙江省每年将培养8万名数字技术技能人员

    近日,黑龙江省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启动仪式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将利用10年时间,每年培养培训数字技术技能人员8万人左右。对取得合格证书且与黑龙省企事业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满6个月人员,可享受4000元-6000元/人次的培训补贴。 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是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围绕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管理、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集成电路等数字技术技能领域,分职业、分方向、分等级开展规范化培训、社会化评价。 今年,省人社厅制定出台了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方案,计划利用10年左右时间,培养一大批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精于实操应用、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数字技术工程师。着眼发挥政策激励正向引导作用,对参加培育且考核合格的学员,给予继续教育、职称贯通、培训补贴、聘用激励等四方面优惠政策。目前,我省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4所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机构,可以自主开展大数据、智能制造、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化管理师7个职业,后续会根据人社部遴选情况逐步增加。 参加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取得的相应学时可登记为当年继续教育专业课学时(全国有效);评价合格获得初级、中级《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可分别直接认定为助理工程师、工程师。支持用人单位根据个人培训及评价结果择优聘用取得《专业技术等级证书》人员,事业单位可按聘用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兑现相应待遇,鼓励企业将薪酬待遇与专业技术等级相挂钩,激励引导数字技术从业人员加强专业知识更新。

    青海省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育项目实施方案16日起实施

    近日,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育项目实施方案》,探索构建培训、评价、激励一体化的数字技术工程师培养体系,为推动青海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预计到2025年末,培育至少1200名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精于实操应用、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在激励保障上,明确将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育项目纳入省内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两目录一系统”统一管理。对完成规定学时和内容,且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和相应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人员,可按有关规定申领相关职业培训补贴,同时还可享受继续教育学时认定、脱产学习期间保留与在岗同等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以及岗位聘任、职务职级晋升、评优评奖、科研项目等方面的利好政策。

    江苏省教育厅公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遴选结果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在其官网公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遴选结果,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苏教职函〔2023〕26号)要求,经各设区市申报、专家评审,拟确定151个专业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 第二批优质专业遴选结果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在其官网公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遴选结果,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苏教职函〔2023〕26号)要求,经各设区市申报、专家评审,拟确定151个专业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

    广东拟出台政策规范学徒制培训工作 培训企业最高可申领补贴8500元/人

    近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做好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学徒制培训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按照《广东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征求意见时间未收到有效反馈。 在附件《通知》明确,学生学徒制培训按照每人5000元标准给予补贴,由开展培训的生态企业或接受委托牵头统一组织培训的链主企业申领;技培生学徒制培训按照每人5000-8500元标准给予补贴,具体标准根据其获得证书及相应等级确定,由开展培训的生态企业申领。

    教育部拟同意:职业本科将新增2所

    教育部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公示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有关规定以及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评议结果,经教育部党组会议审议,拟同意设置安徽公安学院等5所学校,现予公示。公示时间为2023年11月20日至11月24日。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