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工种与考证
  • 全部课程
  • 文章资讯
  • 培训认证
  • XR浏览器下载
  • 分销联盟
  • 学习中心 APP下载
    扫码下载-100VRAPP
    扫码下载-技能培训APP
    扫码下载-互动科普APP
    建议意见 官方客服

    官方客服

    您可以与在线客服进行沟通或者拨打客服热线获得帮助

    电话:0592-2529323    0592-5551325

    邮箱:help@onesoft.com.cn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讯 > 化工专业 > 实验取样教学:样品的采集制备,保存及预处理

    实验取样教学:样品的采集制备,保存及预处理

    发表于:2019-09-20
    阅读:2647
    评论:0

     样品的采集、制备、管理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实验室操作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如《SN/T 3509-2013 实验室样品管理指南 》,那具体的操作上还有哪些问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样品的采集采样:

     

    从大量的分析对象种抽去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样品作为分析材料,此过程称为采样。

     

    1.正确采样的重要性:

    采样是食品分析工作的重要环节。同一种类的食品成品或原料,由于品种产地,成熟期,加工和保藏条件不同,其成分及含量也可能有较大差异。同一分析对象,不同部位的成分和含量也可能有较大差异。从大量的,成分不均匀的,所含成分不一致的被检物质种采集能代表全部被检物质的分析样品,必须科学的采样技术,以防止成分的逸散和被污染的情况下,均衡地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否则,即使后期检测等环节非常精密,准确,其检测结果也毫无价值。

    2.正确采样的原则:

    ①采集地样品要均匀,有代表性,能反映全部被检食品的组成,质量和卫生状况。

    ②采样过程中要设法保持原有的理化指标,防止成分的逸散或带入杂质。

    ③采样的步骤

    检样→原始样品→平均样品

    检样:由分析对象大批物料的各个部分采集的少量物料。

    原始样品:许多份检样综合在一起称为原始样品。

    平均样品:原始样品经过技术处理,再抽取其中的一部分供分析检验的样品

    3.采样的方法

    ①随机采样:按照随机原则,从大批物料中抽取部分样品。

    ②代表性取样:是用系统抽样法进行采样,即已经了解样品随空间和时间而变化的规律,按此规律进行采样,以便采集的样品能代表其相应部分的组成和质量。例如:分层取样,随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采样,定期抽取货架上陈列不同时间的食品的采样等。

    随机采样可以避免人为的倾向性,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如难以混匀的食品(如粘稠液体,蔬菜)的采样,仅仅用随机采样法是不行的,必须结合代表性取样,从有代表性的各个部分分别取样。因此,采样通常采用随机采样和代表性取样相结合的方式。具体的采样方法,因分析对象的性质而异。

    均匀固体物料(如粮食,粉状食品)

    a.有完整包装的(袋,桶,箱等)

    确定采样件数→从堆放的不同部位取样

    b.无包装的散堆样用四分法得平均样品;较稠的半固体物料(如稀奶油,动物油脂,果酱等)

    混匀→取出检样→缩减至所需样品数量的平均样品

    液体物料(如植物油,鲜乳等)

    充分混合→分层取样(虹吸管)→缩减至所需样品数量的平均样品

    组成不均匀的固体食品(肉,鱼,果品,蔬菜等)

    小包装食品(罐头,袋或听装奶粉,瓶装饮料等)

    这类食品一般按班次或批号连同包装一起采样。

    4.采样的数量

    样品应一式三份分别供检验,复检及备查使用。每份数量一般不少于0.5公斤。

    5.采样的注意事项

    ①一切采样工具都清洁,不应将影响测定结果的物质带入。供微生物检验用的样品,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设法保持原有微生物状况和理化指标。

    ②感官性质极不系统的样品切不可混在一起,应另行包装并注其性质。

    ③样品采集完后,应迅速送往检测室进行分析,以免发生变化。盛装样品的器具上要贴牢标签,注明样品名称,采样地点,采样日期,样品批号,采样方法,采样数量,分析项目及采样人,包装情况,现场卫生状况,运输贮藏条件,外观。

    样品的制备与预处理

     

    一、样品的制备

    ①样品制备:对采取的样品的分取、粉碎、混匀、缩分等过程。

    ②目的:保证样品十分均匀。

    注:防止易挥发性成分的逸散和避免样品组成和理化性质发生变化。

    做微生物检验的样品,必须根据微生物学的要求,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制备。

    ③方法(因产品类型不同而异):

    液体,浆体或悬浮液体:一般是将样品摇动和充分搅拌。

    互不相溶的液体:使不相溶的成分分离,再分别进行采样。

    固体样品:切细,粉碎,捣碎,研磨等方法将样品制成均匀;

    罐头:水果罐头在捣碎前须清除果核;肉禽罐头应预先清除骨头;鱼罐头要将调味品分出后在捣碎。

    二、样品的预处理

    总原则:

    1.消除干扰因素。

    2.完整保留被测组分。

    3.使被测组分浓缩,以获得可靠的分析结果。

    (一)有机物破坏法:

    适用:主要用于食品中无机元素的测定。

    有机物:为碳水化合物;组成C.H.O.N,卤素,硫,磷。

    性质:可燃烧;高温分解;极性弱;分子间反应副反应多。

    无机物:非碳水化合物。

    原理:采用高温或高温加强氧化条件,使有机物质分解,呈气态逸散,而被测组分残留下来。

    根据具体操作条件的不同,又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

    1.干法灰化

    1)操作方法:炭化(可加入固定剂例:碱性或酸性物质)→灰化至残留物为白色或浅灰色为止(灰化炉550℃)

    2)特点:

    ①空白值低;

    ②可富集被测组分,15降低检测下限;

    ③有机物分解彻底,需工作者经常看管;

    ④所需时间长;

    ⑤挥发元素易损失;

    ⑥测定结果和回收率偏低。

    3)提高回收率的措施:

    根据被测组分的性质,采取适宜的灰化温度。加入助灰化剂,防止被测组分的挥发损失和坩埚吸收。例如加氯化镁或硝酸镁可使磷元素,硫元素转变成磷酸镁和硫酸镁。防止它们损失;加入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可使卤素转为难挥发的碘化钠或氟化钙;加入氯化镁及硝酸镁可使砷转变为不挥发的焦砷酸镁;加硫酸可使一些易挥发的氯化铅,氯化镉等转变为难挥发的硫酸盐。

    近年来新开发了低温灰化技术,此法是将样品放在低温灰化炉中,先将空气抽至,0-133.3Pa,然后不断通入氧气,每分钟0.3-0.8O2,用射频照射使氧气活化,在<150℃的温度下,便可使样品完全灰化。

    新型样品消化技术:高压密封罐消化法。此法是在聚四氟烯容器中加入适量样品和氧化剂,在密封罐内并置120-150℃烘箱中保温数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

    2.湿法消化

    1)操作方法:样品→加强氧化剂→加热消煮

    2)常用强氧化剂:浓硝酸,浓硫酸,高氯酸,高锰酸钾,过氧化氢。

    3)特点:

    ①分解快,时间短。

    ②减少挥发损失,容器吸留少。

    ③常产生大量有害气体。

    ④消化初期易产生大量泡沫外溢,故需操作人员随时照管。

    ⑤试剂用量大,空白值偏高。

    4)常用湿法消化法:

    ①硝酸-高氯酸-硫酸法

    称取粉碎好的样品5~10g放入250~500mL凯氏烧瓶中,用少许水湿润,加数粒玻璃珠,加31的硝酸-高氯酸混合液10~15mL,放置片刻,小火缓缓加热,反应稳定后放冷,沿瓶壁加入5~10mL浓硫酸,继续加热至瓶中液体开始变成棕色时,不断滴加硝酸-高氯酸混合液(31)至有机物分解完全。加大火力至产生白烟,溶液应澄清、无色或微黄色。操作中注意防爆。冷却后,转入容量瓶中定容。

    ②硝酸-硫酸法

    将粉碎好的样品放入250~500mL凯氏瓶中(样品量可称10~20g),加入浓硝酸20mL,小心混匀后,先用小火使样品溶化,再加浓硫酸10mL,渐渐加强火,保持微沸状态并不断滴加浓硝酸,至溶液透明不再转黑为止。每当溶液变深时,立即添加硝酸,否则会消化不完全。待溶液不再转黑后,继续加热数分钟至冒出浓白烟,此时消化液应澄清透明。消化液放冷后,小心用水稀释,转入容量瓶,同时用水洗涤凯氏瓶,洗液并入容量瓶,调至刻度后混匀供待测用。

    ③干湿法比较:

     

     

     

    (二)溶剂提取法

    原理:利用样品各组分在某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将各组分完全或部分的分离。

    适用:维生素,重金属,农药及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分类:溶剂分层法,浸泡法,盐析法

    1)溶剂分层法(溶剂萃取法)

    1.原理:

    利用某组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其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而使其与其他组分分离。

    分配系数:在一定温度下一组分B溶于不相溶的两液相时,当两相达平衡后此组分将以一定比例分配于两相中。

    KB=B组分在E中的含量/B组分R中的含量

    2.萃取溶剂的选择:

    与原溶剂不互溶对被测组分有最大的溶解度,而对杂质有最小的溶解度应考虑两种溶剂分层的难易以及是否会产生泡沫等问题。

    3.仪器:分液漏斗,连续液体萃取器。

    4.萃取方法:

    分液漏斗:一般需4-5次萃取,才能基本达到完全分离。

    连续液体萃取器:烧瓶A内的溶剂被加热,产生的蒸汽经过管B上升至冷凝器C被冷却,冷凝液化后滴入中央的管内并沿中央管下降,从下端成为小滴,使萃取的液层D上升,此时发生萃取作用。萃取液经回流至烧瓶A内后,溶剂再次气化,这样继续反复萃取,可把被测组份全部萃入A中。

    (二)浸泡法(浸提法)

    1.原理:

    利用固体混合物在提取剂中的溶解度的不同使被提取物得到分离。

    2.提取剂的选择:

    ①所选择的提取剂既能大量溶解被提取物,又要不破坏被提取物的性质。例如糖类提取剂选用乙醇水溶液。

    ②根据被提取物的极性强弱来选择提取剂。对极性弱的成分(如有机氯农药)可用极性小的溶剂(如石油醚)提取;对记性强的成分(如黄曲霉毒素)可用极性大的溶剂(如甲醇与水的混合物)提取。溶剂的沸点宜在45-80℃之间,沸点太低易挥发,沸点太高不易浓缩,且对热稳定性差的被提取成分不利。溶剂要稳定,不与样品发生作用。

    3.仪器:常用索克斯特式提取器。

    (三)盐析法

    盐析:想溶液中加入某一物质,使溶质溶解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大降低,从而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注:

    ①所加入的物质不破坏所要析出的物质。

    ②选择适当的分离方法(如过滤,离心分离,蒸发等,这要根据溶液,溶剂,析出物质的性质和实验要求来决定。)

    ③注意pH值,温度等条件的要求

    (四)磺化法和皂化法

    这是处理油脂或含脂肪样品时经常使用的方法,常用于农药分析中样品的净化。

    1)磺化法

    适用:对酸稳定的有机氯农药,例:DDT,六六六。

    2)皂化法

    1.皂化:酯的碱性水解。

    2.适用:对碱稳定的农药。

    (五)沉淀分离法

    沉淀分离法是利用沉淀反应进行分离的方法。在试样中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被测组分沉淀下来,经过过滤或离心将沉淀与母液分开,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例:测定冷饮中糖精钠含量时,可在试剂中加入碱性硫酸铜,将蛋白质等干扰杂质沉淀下来,而糖精钠仍留在试液中经过滤除去沉淀后,取滤液进行分析。

    (六)掩蔽法

    此法时利用掩蔽剂与样液中的干扰成分作用,使干扰成分转变为不干扰测定的状态,既被掩蔽起来。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不经过分离干扰成分的操作而消除干扰作用。简化了分析步骤。常用与金属元素的测定。

    例:双硫腙比色法测定铅时,在测定条件下(pH=9),Cu2+Cd2+等对测定有干扰,可加入氰化钾和柠檬酸掩蔽,消除它们的干扰。

    (七)浓缩

    常压浓缩法:用于非挥发性的样品净化液的浓缩。

    减压浓缩法:K-D浓缩器。

    (八)蒸馏

    原理: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而进行分离。

    特点:具有分离和净化双重效果,仪器装置和操作较为复杂。

    分类:常压,减压,水蒸气蒸馏。

    1)常压蒸馏

    适用于受热后不发生分解或沸点不太高的物质。

    加热:沸点<90℃用水浴加热沸点>90℃用油浴,沙浴,盐浴或石棉浴加热。

    冷凝:沸点<150℃用冷水冷凝器沸点>150℃用空气冷凝器。

    注:

    1.如采用加热浴加热浴温度T应大于沸点T1TT130

    2.高沸点物质选用短颈蒸馏瓶。

    3.必须了解被蒸馏物质的性质。

    2)减压蒸馏

    适用于受热后易分解或沸点太高的物质。

    3)水蒸气蒸馏

    1.适用:在沸点时易分解,沸点较高的物质。

    2.原理:在一定温度下,两组分混合液体的蒸汽压,等于每种液体各自单独存在时的蒸汽压之和,因此混合液的沸点低于两种液体各自的沸点。在水蒸气蒸馏中,若水蒸气通过双组分的液体混合物,且混合物中组分为不挥发,则因水蒸气份压的存在而降低另一组分沸腾汽化所需的蒸汽压。故蒸馏可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物料在蒸馏时水蒸气带出挥发物质,颈冷凝后就分成互不相溶的水相和挥发的液体相。

    例:溴代苯T=150

    T=100

    T=95.5

    溴代苯P=114mmHɡ

    P=646mmHɡ

    P=646+114=760mmHɡ

    4)分馏

    1.适用:互溶且沸点相差不大的混合液体。

    2.原理:将液体混合物在一个设备内同时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将液体混合物分离为各组分。

    5)扫集共蒸馏法

    1.适用:蔬菜,水果,食用油脂和乳制品中的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都可用此法。

    2.原理:食品提取液→注入施特勒管→转变成蒸汽→氮气流吹入冷凝管→通过微层析柱进入收集器。

     

    样品的保存

     

    制备好的样品应放在密封洁净的容器内,置于阴暗处保存。

    易腐败变质的样品应保存在0-5℃的冰箱里,但保存时间不宜过长。易光分解的分析成分为分析项目的样品,必须避光保存。特殊情况下,样品中可加入适量的不影响分析结果的防腐剂,或将样品置于冷冻干燥器内进行升华干燥来保存。食物在保存过程中,要避免受潮,风干,变质以保证其外观和组成不发生变化。

     

     

    以上就是100唯尔(100vr.com)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样品的预处理的知识技巧了,学习以上的实验取样教学:样品的采集制备,保存及预处理知识,对于样品的预处理的帮助都是非常大的,这也是新手学习化工专业所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使用100唯尔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右侧人工服务,我们会有专业的人士来为您解答。

    本站在转载文章时均注明来源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未用于商业用途。如因本站的文章、图片等在内容、版权或其它方面存在问题或异议,请与本站联系(电话:0592-5551325,邮箱:help@onesoft.com.cn),本站将作妥善处理。

    收藏

    赞一个

    踩一下

    换一批

    样品的预处理课程推荐

    化工分析

    工业化工

    106567人学过

    ¥99/月

    化工原理

    工业化工

    99133人学过

    ¥99/月

    中药制药前处理岗位

    工业化工

    104195人学过

    ¥99/月

    石油化工实训基地生产安全培训室

    工业化工

    116620人学过

    ¥99/月

    高效液相色谱实验

    工业化工

    104895人学过

    ¥99/月

    化工专业客服中心

    王老师

    立即交谈

    林老师

    立即交谈
    更多>>

    推荐阅读

    100VR精品课程推荐

    评价

    0
    发表评论

    0/500字

    更多>>

    最新文章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推进产业数字技能强链建设五条措施的通知

    近日,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推进产业数字技能强链建设五条措施的通知》,进一步提升福建省产业技工数字技能水平,锻造高质量产业技能生态链,更好适应数字福建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工业数字化转型需要。

    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有关情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23年9月28日,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了《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条例》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 11月17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条例》有关情况。现场,发布人还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了回答。省教育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陈峰出席发布会并回答相关问题。 浙江将如何加强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浙江的高等学校将如何贯彻落实科技进步条例? 陈峰:要深化中小学校的“双减”工作,一方面做好过重课业负担的“减法”,另一方面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重点是强化实验教学,增加场景式、沉浸式的科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更多地动手实验、亲身体验,让学生在科学教育和科技实践中学到知识、爱上科学。同时要改进中考、高考的评价导向,增加实验操作考查考核的比重,引导中小学生切实提高探索兴趣和实验能力。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融合交汇点,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这些年来,浙江高校承担了全省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上周刚刚公布的2022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中,全省高校共获奖145项,占总数的49%;其中一等奖47项,占总数的78%。下一步,高校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件事: •培养高层次人才。浙江高校每年向社会输送近40万名大学生,他们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我们要加大基础人才培养力度,持续扩大本科及以上人才培养规模,让浙江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读大学、读研究生,为科技进步培养更多后备力量。 •推进有组织科研。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和科研平台。同时按照“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生产一线实际需求,有组织开展科研创新和技术攻关,促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 •激发科学家活力。《条例》就引才、育才、用才作了专门规定,并提出了许多激励创新创造、扩大科研自主的政策。要用好法规的红利,激发高校科研人员更多的活力,努力让科技创造于国家有益、于个人有利。

    黑龙江省每年将培养8万名数字技术技能人员

    近日,黑龙江省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启动仪式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将利用10年时间,每年培养培训数字技术技能人员8万人左右。对取得合格证书且与黑龙省企事业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满6个月人员,可享受4000元-6000元/人次的培训补贴。 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是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围绕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管理、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集成电路等数字技术技能领域,分职业、分方向、分等级开展规范化培训、社会化评价。 今年,省人社厅制定出台了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方案,计划利用10年左右时间,培养一大批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精于实操应用、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数字技术工程师。着眼发挥政策激励正向引导作用,对参加培育且考核合格的学员,给予继续教育、职称贯通、培训补贴、聘用激励等四方面优惠政策。目前,我省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4所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机构,可以自主开展大数据、智能制造、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化管理师7个职业,后续会根据人社部遴选情况逐步增加。 参加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取得的相应学时可登记为当年继续教育专业课学时(全国有效);评价合格获得初级、中级《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可分别直接认定为助理工程师、工程师。支持用人单位根据个人培训及评价结果择优聘用取得《专业技术等级证书》人员,事业单位可按聘用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兑现相应待遇,鼓励企业将薪酬待遇与专业技术等级相挂钩,激励引导数字技术从业人员加强专业知识更新。

    青海省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育项目实施方案16日起实施

    近日,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育项目实施方案》,探索构建培训、评价、激励一体化的数字技术工程师培养体系,为推动青海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预计到2025年末,培育至少1200名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精于实操应用、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在激励保障上,明确将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育项目纳入省内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两目录一系统”统一管理。对完成规定学时和内容,且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和相应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人员,可按有关规定申领相关职业培训补贴,同时还可享受继续教育学时认定、脱产学习期间保留与在岗同等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以及岗位聘任、职务职级晋升、评优评奖、科研项目等方面的利好政策。

    江苏省教育厅公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遴选结果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在其官网公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遴选结果,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苏教职函〔2023〕26号)要求,经各设区市申报、专家评审,拟确定151个专业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 第二批优质专业遴选结果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在其官网公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遴选结果,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苏教职函〔2023〕26号)要求,经各设区市申报、专家评审,拟确定151个专业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

    广东拟出台政策规范学徒制培训工作 培训企业最高可申领补贴8500元/人

    近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做好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学徒制培训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按照《广东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征求意见时间未收到有效反馈。 在附件《通知》明确,学生学徒制培训按照每人5000元标准给予补贴,由开展培训的生态企业或接受委托牵头统一组织培训的链主企业申领;技培生学徒制培训按照每人5000-8500元标准给予补贴,具体标准根据其获得证书及相应等级确定,由开展培训的生态企业申领。

    教育部拟同意:职业本科将新增2所

    教育部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公示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有关规定以及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评议结果,经教育部党组会议审议,拟同意设置安徽公安学院等5所学校,现予公示。公示时间为2023年11月20日至11月24日。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