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下简称《公务员法》),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 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国务院根据《公务员法》,对于具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各职位类别的适用范围由国家另行规定。
公务员职务 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综合管理类的领导职务根据宪法、有关法律、职务层次和机构规格设置确定。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 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综合管理类以外其他职位类别公务员的职务序列,根据《公务员法》由国家另行规定。
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由国务院规定。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 公务员在同一职务上,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晋升级别。
我们选定了某一个行业的职业,接下来就会遇到三个相关的概念:职位、岗位、职务。你现在进了特定的“工作”机构,分属于某一类“职位”,被安排到了一个特定的“岗位”,我们还会有一个“职务”,或者说是“头衔”,比如说:助理,办事员,安全员,副经理,主任,部长,总经理,局长,省长,等等等等,说的都是职务,都是头衔,讲的是“什么权责”。职务的实质性内涵,包括职责、权力和义务这三点。可是我们许多人受传统官本位观念的影响,只知道权力,不知道职责和义务;我们许多单位,针对许多职务,只知道给职责、定义务,不知道给权力。
「视频来自:希律公考」公务员的职位、职务和职级
职务代表身份,是人员在组织中所担任的角色一级这个角色赋予他的身份;换言之职务就是岗位内具有相当数量和重要性的一系列职位的集合或统称。职务由一组主要职责相似的职位或岗位所组成,是指承担一系列工作职责的某一任职者所对应的组织位置,它是组织的基本构成单位。比如科长、处长、厅长,镇长、乡长、县长等,都属于公职人员的职务。一般情况下,职务与级别相对应,县级单位一般都是正科级,下属事业单位要低个一两级,市级部门一般为处级,省级部门为厅级。因单位级别不同,对应的领导职级也不同。
职位代表工作,是指企业员工所从事工作的类别。职位指的就是工作岗位。就以事业单位为例,现在的事业单位职工分为3类,分别是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工勤岗;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多对应的职位和岗位类型也是不同。干部身份的职工,主要从事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而工人身份的职工,主要从事的是工勤岗位工作。工人有工人的职位,干部有干部的职位,互不干扰。
职级对应的就是岗位级别。比如公务员岗位的科级、处级、厅级等干部,事业单位管理十级至管理一级干部、处级至高级职称干部、初级工至高级技师的工勤职工等等,每个岗位都有对应的职级,职工的收入和职挂钩。新《公务员法》后,公务员在满足一定的任职年限后,可以在职务不变的情况下,享受更高职级的薪资待遇,这就是职级。
像超市的收银员、银行的柜员、车间的铆工,还有开车的司机、饭店的厨师、刷油漆的油漆工,等等等等,说的就不是“职位”,而是“岗位”了。那么,什么是岗位呢?岗位说的是“具体任务”,这就要说得很具体了,让我们一看到这个岗位的名称,就知道他是干什么的。比如说收银员这个岗位,大家一看就知道是收钱的。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够理解,“职位”是一组“岗位”的概括性的称呼了,一个职位包括了一组岗位。
岗位,是中国人常用的一个词汇,而西方人以及通行的管理学书籍,只会用到“职位”这个词。在管理学的理解、学习、应用当中,我们应当常用“职位”这个词。但在中国企业的法务工作中,尤其是基于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HRD工作中,我们应该更多地用到“岗位”这个词。因为,中国的劳动法,仍然只用了传统的“岗位”的说法,没有用“职位”这个全球管理界通行的提法。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劳动法》用“岗位”而不用“职位”这个词,不符合企业运营的实际需要,不便于企业根据各种需要对各岗位员工进行调岗,影响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灵活调配,从而影响了企业柔性、灵活地应对内外的各种变化,也就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现实当中,许多绩差员工、不良员工,就是利用这样一个法律漏洞,不服从调岗,导致企业在劳动仲裁、劳动诉讼当中败诉,导致许多企业不敢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灵活调岗。这是本人从法理、学理的角度,提出的一个探讨。
职称是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用来评定职工能力的一种手段。职称被分为初级职称、中级职称、高级职称,职称等级越高,职工的收入也就越高,常见的有教师、医生、记者、律师、演员等等。专业技术类事业单位实行职称管理,根据单位编制、岗位数,确定各级职称数额,评聘结合才能享受对应的职称工资待遇。
你搞懂了职位、岗位和职务吗?
职位、岗位,都是我们进入一个工作机构之后的任务分工。像生产、操作、技术、管理、职能、辅助、后勤,说的就是最基本的“职位”。那么,什么是职位呢?职位说的是“任务类别”,说的是哪一类任务。像我们管理顾问为企业做的职位管理,就涉及到“职位序列”这个叫法。生产序列、操作序列、技术序列、管理序列等等等等,说的就是职位序列,就是不同任务的类别。你做超市的收银员,或者银行的柜员、车间的铆工,都是属于操作员这一类的职位。至于我们现实当中常说的:你比我职位高,谁比谁职位低。这里说的是职级,也就是职位等级,同一类职位当中,不同的人有着责权利的等级差距,比如说决策权不同,比如说任务复杂度不同,比如说薪酬差距。从这里,大家也能看出,我们在工作当中,在薪酬领域,不能谈平等,只能谈公平。但许多员工对薪酬差距不理解,这说明我们在薪酬设计、薪酬优化当中,没有向员工讲透每一类职位、每一个职级的内涵不同,像职位价值、任务量、任务复杂度、技术含量、职位风险,等等这些内涵要素的差异。
职务是指组织内具有相当数量和重要性的一系列职位的集合或统称,是一组重要责任相似或相同的岗位。职务分析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周密的准备,同时还需要具有与组织人事管理活动相匹配的科学操作程序,具体包括准备阶段、信息收集阶段、分析阶段、描述阶段和运用控制阶段。
职位是指机关或团体中执行一定任务的位置,即只要是企业的员工就应有其特定的职位,它是指在一个特定的企业组织中、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由一个特定的人所担负的一个或数个任务所组成。职位虽有千差万别,但可依据业务性质、工作难易、所需教育程度及技术水平高低等尺度进行分类,以此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依据。
为什么有时候对方明明是个助理,大家还是叫他张经理,王经理
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同样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之下是不同的概念。比如说“助理”这个词,在职位序列当中,说的可能是技术序列的一个职级,也可能是管理序列的一个职级,等等,这里说的“助理”是指职位。但日常工作中称张助理、李助理的时候,这里说的就是“职务”了,是提醒这个张助理、李助理,做好助理应当承担的职责、义务和权力了。可是我们许多张助理、李助理,往往把自己当成张经理、李经理了。就是因为没有注意所担任职务的职责、义务和权力。事实上,我们许多经理,这方面也经常犯迷糊,没有真正地独当一面做好“经理”,反而成了“助理”,职责范围内的事不去主动地担当,不去全面地担当,成了总经理室的“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