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工种与考证
  • 全部课程
  • 文章资讯
  • 培训认证
  • XR浏览器下载
  • 分销联盟
  • 学习中心 APP下载
    扫码下载-100VRAPP
    扫码下载-技能培训APP
    扫码下载-互动科普APP
    建议意见 官方客服

    官方客服

    您可以与在线客服进行沟通或者拨打客服热线获得帮助

    电话:0592-2529323    0592-5551325

    邮箱:help@onesoft.com.cn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讯 > VR教育会是下一个蓝海吗?

    VR教育会是下一个蓝海吗?

    作者:100VR
    发表于:2019-01-12
    阅读:2029
    评论:0


    2014年,当Oculus被小扎收购,大家震惊于VR有什么魅力,会被Facebook如此大手笔地收入囊中。2015年,VR还是待字闺中的少女,很多人都不认识她,只是隐隐约约在江湖中听说过她的传说。2016年,HTC和Oculus、索尼一起把少女的“盖头”揭开,把VR推向了舞台的闪光灯下。面对一夜之间火爆大江南北的VR。16年初,高盛发布了一则VR/AR行业报告,从此这份报告就被奉为圭臬,聊到VR的发展,总是要把这些数据拉出来溜一遍。

    VR行业应用是大势所趋

    站在媒体聚光灯下的VR,最近到了第一个波谷区。

    面对硬件发展的种种问题,许多VR公司悄然之间开始方向的变化。

    高端硬件的门槛太高,低端硬件被华强北围剿了。对于一些硬件公司来说,没有金刚钻,夹缝生活下去都很困难。

    但是VR是红人啊,互联网时代,你不抓住热点,就等着被淘汰吧。所以精明的投资人看到VR发展的大趋势,开始将眼光对准了VR的行业应用方向上。

    VR教育,行业应用的下一个蓝海?

    就像前几年的红人“互联网+”一样,VR+也是一个万能的公式,只要你敢想,没有什么东西是无法和它挂钩的。

    HTC Vive中国区总裁汪丛青提到VR教育,他认为“VR系统可以在教育方面做很多,包括让孩子理解很多难点”,“有人可能是通过视觉、听觉或者触觉来学习,而VR恰恰可以让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到这个过程,这些是以前的传统媒体设备上做不到的。”

    关于VR教育,三星在美国做过一个调查研究,有85%的老师认可VR教育,他们认为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高盛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VR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3亿美元,而2025年将达到7亿美元。此外,高盛认为VR/AR设备将作为一款交互工具率先走进K-12(基础教育阶段)市场。

    看到这些巨头和数据的支撑,VR教育还是很有底气的。

    我们为什么选择做VR教育

    国内进入VR教育的公司相对VR游戏或者视频还是比较少的。

    从时间上来看,VR教育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行业,所有人都在同一起跑线,循着自己的发展方向去摸索。

    所以对于从事VR教育的人来说,选择这个行业最关键的点还是在于VR。一方面VR可以让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生动,另一方面VR人才缺乏也是这些公司选择切入VR教育的驱动力量之一。

    VR走进课堂,“化腐朽为神奇”

    VR教育从当前的发展来看,切入点不同,关注的方向也有很大的区别。

    教育的主体当然是学生,VR教育的第一个切入点就是将VR的沉浸感和交互性特点,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这也是谷歌一直尝试在做Expeditions计划。举个简单的例子,谷歌推出的谷歌地球VR版,戴上Vive后,体验者能够穿越到全球各地的名胜古迹。如果把这个项目应用到学校的教学上,肯定比简单对着书本上的图片或者视频更加生动有趣。

    利用VR封闭式佩戴以及全景视频带来的沉浸感,这种场景式的教学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让学生主动去探索”。

    同样也是做VR教育的创壹,在VR概念火热的时候推出了智慧教室,专为学校提供自主研发的VR内容以及配套硬件在内的整个解决方案。结合ARVR技术,将传统教学资源转换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型教学模式;创壹智慧教室实现教学PAD、VR设备、AR设备、LED大屏、教学一体机、录播系统、PC设备、远程教学等软硬件系统的超融合,为学生打造沉浸式、情景化、交互式的三维互动学习环境。

    VR教育的专业应用

    同时创壹和一些中高职院校及高校打通了合作,给他们定制VR培训课程,把现在市面上的零件做成3D模型,让学生在VR中进行模拟操作。凤凰创壹已为厦门大学、吉林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等3000多所院校开发了包含数字工厂、机器人、无人机、高铁、新能源、机电、数控、汽修、电子、电气、机械制造、模具、计算机、医学、护理、学前教育、建筑、畜牧、铁道工程、电梯等在内的110个专业大类,700门VR&AR仿真教学培训精品课程,700多万个三维互动教学实训资源。

    比较特殊的是,创壹还有自己的一套VR内容编辑器,他们现阶段的VR教育产品都是基于这个编辑器来产生的,“可以调整大小,颜色,动作状态,然后再通过技术手段生成VR软件,就可以在VR眼镜上体验了。”

    除了为学校定制开发课程之外,基于凤凰创壹虚拟现实三维互动引擎运行的网络VR仿真实验三维互动环境,凤凰创壹投资3亿元人民币,正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万台服务器规模云平台作为技术支持。100VR可视化智能交互教育云平台能够实现大量并行用户快速下载及构建渲染动态三维互动场景,确保用户与三维场景互动的即时性,具有开放性、扩展性、兼容性、前瞻性的VR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和共享平台,能够高效管理实验教学资源,全面提供搜索导航服务,及时发布资源应用信息,切实扩大资源影响力度,实现校内外、本地区及更大范围内的实验,涵盖已经开发的110个专业大类700多门VR仿真教学培训课程及700多万个三维模型、三维动画、三维场景、三维VR仿真实训/考核资源。

    而近期100VR可视化智能交互教育云平台经过长时间的打磨全新改版上线,对功能及用户体验做了调整及优化。场景化导航、智能化搜索、个性化推荐3大更新,让用户能够用最快的时间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内容,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及流畅的学习体验流程。

    但是并不是所有做VR教育的公司都能像创壹一样,对于一些初创团队公司来说,“硬件还不完美,内容制作要求和成本很高”,是他们VR教育创业的一大难题。

    将VR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的这种VR教育模式,和做VR游戏和视频内容一样,最核心的还是对于内容的开发。如何制作出沉浸感和交互性强,同时又能把学科知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的内容,其实是做VR教育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门槛。

    VR亟需新鲜血液的补救

    如果没有内容,VR教育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将VR技术融入到课堂中是VR教育发展的目标之一,不过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行业内拥有大量的技术或者内容开发者。

    也就是说,一个产业的兴起和可持续性发展,必然少不了人才的不断输入。但是纵观VR的发展,能够明显感觉到这两者之间的失衡。

    在此前领英发布的《2016全球VR人才报告》中显示,国内VR人才需求占比高达18%,但供给只占全球2%。

    古语说得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对于VR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就是VR教育的第二个大方向。而高校输出和社会培训,无疑是目前VR人才培训的两大途径。

    高校输出:实验室+VR公司合作模式

    虽然还没有高校设立VR相关的专业,但是高校已经开始嗅到VR技术的发展潜力,成立相关的实验室就是第一步。下面是现阶段成立VR实验室的部分高校:

    1)、清华大学:网易宣布和清华、AMD联手共建VR实验室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成立虚拟现实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3)、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成立北京师范大学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研究所

    4)、西南交通大学:成立虚拟现实与多媒体技术实验室(铁道部重点实验室)

    5)、山东大学:成立人机交互与虚拟现实研究中心

    6)、四川师范大学:成立可视化计算与虚拟现实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社会培训,重点依然是高校学生

    社会培训主要是围绕VR内容的开发展开,一般会开设3D特效、UI交互、Unity开发、虚幻4开发等这些课程,目前可以包括线上和线下两块。近几年,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平台呈井喷状况。

    不过,考虑到VR教学课程的特殊性,这些平台上针对VR专门开设的课程一直是“凤毛麟角”。

    社会培训的第二种就是线下培训

    虽然是社会培训的方式,但是关注的重点还是高校学生。用户群体大多以大三大四的学生为主。


    VR教育,良性循环下实现“传道授业”

    优质的VR内容是VR教育的核心,现阶段的硬体验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但是随着行业的纵深发展,这些问题必然需要VR人才同心共力去解决。

    VR教育中的人才培训推动硬件以及内容的发展,从而间接推动VR和日常教学更好的结合,最后普惠正在嗷嗷待哺接受教育的学生们。在这样的一个良性循环下,实现VR教育的终极目标:传道授业解惑也。

    以上就是100唯尔(100vr.com)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的知识技巧了,学习以上的VR教育会是下一个蓝海吗?知识,对于的帮助都是非常大的,这也是新手学习所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使用100唯尔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右侧人工服务,我们会有专业的人士来为您解答。

    本站在转载文章时均注明来源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未用于商业用途。如因本站的文章、图片等在内容、版权或其它方面存在问题或异议,请与本站联系(电话:0592-5551325,邮箱:help@onesoft.com.cn),本站将作妥善处理。

    文章标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收藏

    赞一个

    踩一下

    换一批

    课程推荐

    模具虚拟培训系统

    模具制造技术

    121602人学过

    ¥99/月

    机械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97503人学过

    ¥99/月

    机械结构

    机械加工设备应用与维护

    164084人学过

    ¥99/月

    电气控制

    机械加工设备应用与维护

    148976人学过

    ¥99/月

    加工仿真

    机械加工设备应用与维护

    205970人学过

    ¥99/月

    最新资讯热门资料

    客服中心

    王老师

    立即交谈

    林老师

    立即交谈
    更多>>

    推荐阅读

    100VR精品课程推荐

    评价

    0
    发表评论

    0/500字

    更多>>

    最新文章

    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有关情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23年9月28日,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了《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条例》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 11月17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条例》有关情况。现场,发布人还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了回答。省教育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陈峰出席发布会并回答相关问题。 浙江将如何加强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浙江的高等学校将如何贯彻落实科技进步条例? 陈峰:要深化中小学校的“双减”工作,一方面做好过重课业负担的“减法”,另一方面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重点是强化实验教学,增加场景式、沉浸式的科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更多地动手实验、亲身体验,让学生在科学教育和科技实践中学到知识、爱上科学。同时要改进中考、高考的评价导向,增加实验操作考查考核的比重,引导中小学生切实提高探索兴趣和实验能力。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融合交汇点,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这些年来,浙江高校承担了全省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上周刚刚公布的2022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中,全省高校共获奖145项,占总数的49%;其中一等奖47项,占总数的78%。下一步,高校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件事: •培养高层次人才。浙江高校每年向社会输送近40万名大学生,他们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我们要加大基础人才培养力度,持续扩大本科及以上人才培养规模,让浙江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读大学、读研究生,为科技进步培养更多后备力量。 •推进有组织科研。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和科研平台。同时按照“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生产一线实际需求,有组织开展科研创新和技术攻关,促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 •激发科学家活力。《条例》就引才、育才、用才作了专门规定,并提出了许多激励创新创造、扩大科研自主的政策。要用好法规的红利,激发高校科研人员更多的活力,努力让科技创造于国家有益、于个人有利。

    黑龙江省每年将培养8万名数字技术技能人员

    近日,黑龙江省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启动仪式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将利用10年时间,每年培养培训数字技术技能人员8万人左右。对取得合格证书且与黑龙省企事业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满6个月人员,可享受4000元-6000元/人次的培训补贴。 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是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围绕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管理、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集成电路等数字技术技能领域,分职业、分方向、分等级开展规范化培训、社会化评价。 今年,省人社厅制定出台了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方案,计划利用10年左右时间,培养一大批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精于实操应用、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数字技术工程师。着眼发挥政策激励正向引导作用,对参加培育且考核合格的学员,给予继续教育、职称贯通、培训补贴、聘用激励等四方面优惠政策。目前,我省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4所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机构,可以自主开展大数据、智能制造、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化管理师7个职业,后续会根据人社部遴选情况逐步增加。 参加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取得的相应学时可登记为当年继续教育专业课学时(全国有效);评价合格获得初级、中级《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可分别直接认定为助理工程师、工程师。支持用人单位根据个人培训及评价结果择优聘用取得《专业技术等级证书》人员,事业单位可按聘用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兑现相应待遇,鼓励企业将薪酬待遇与专业技术等级相挂钩,激励引导数字技术从业人员加强专业知识更新。

    青海省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育项目实施方案16日起实施

    近日,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育项目实施方案》,探索构建培训、评价、激励一体化的数字技术工程师培养体系,为推动青海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预计到2025年末,培育至少1200名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精于实操应用、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在激励保障上,明确将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育项目纳入省内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两目录一系统”统一管理。对完成规定学时和内容,且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和相应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人员,可按有关规定申领相关职业培训补贴,同时还可享受继续教育学时认定、脱产学习期间保留与在岗同等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以及岗位聘任、职务职级晋升、评优评奖、科研项目等方面的利好政策。

    江苏省教育厅公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遴选结果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在其官网公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遴选结果,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苏教职函〔2023〕26号)要求,经各设区市申报、专家评审,拟确定151个专业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 第二批优质专业遴选结果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在其官网公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遴选结果,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苏教职函〔2023〕26号)要求,经各设区市申报、专家评审,拟确定151个专业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

    广东拟出台政策规范学徒制培训工作 培训企业最高可申领补贴8500元/人

    近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做好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学徒制培训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按照《广东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征求意见时间未收到有效反馈。 在附件《通知》明确,学生学徒制培训按照每人5000元标准给予补贴,由开展培训的生态企业或接受委托牵头统一组织培训的链主企业申领;技培生学徒制培训按照每人5000-8500元标准给予补贴,具体标准根据其获得证书及相应等级确定,由开展培训的生态企业申领。

    教育部拟同意:职业本科将新增2所

    教育部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公示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有关规定以及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评议结果,经教育部党组会议审议,拟同意设置安徽公安学院等5所学校,现予公示。公示时间为2023年11月20日至11月24日。

    2022年度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典型案例项目名单公布

    近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官网发布《关于公布2022年度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典型案例项目名单的通知》,按照《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教职成〔2020〕7号)《关于公布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名单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21〕35号)有关要求,将68个典型案例项目予以公布。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