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仪馆礼仪师又叫襄仪,是主要从事殡葬礼仪服务的人员,工作内容主要是接待亡者家属和亲友,帮助布置告别会场,告别当天引导并主持告别仪式,引导悼念活动正常进行的人员。
殡仪馆礼仪师的工作职责:
灵堂布置,包括道具的搬运和摆放、帷幔布置等;
参加出殡、出草等仪式,抬殡棺等;
在追悼会时根据司仪指令负责手势引导;
去殡仪馆协助火化手续办理;
参与落葬仪式;
参与外场出殡仪式。
现代殡葬礼仪
一、殡葬礼仪师及其工作的界定
美国伊利诺州《殡葬指导师法》将殡葬礼仪师称为殡葬指导师(Funeral director),并规定,所谓殡葬指导师系指:亲自管理、参与、代理或支持殡葬业务活动,并指导葬仪的人员。台湾将殡葬礼仪师称为殡仪指导师。
《台湾职业分类典》对殡仪师的定义是:“殡仪师是指规划设计整个丧礼如何进行与负责完成的人员。”按此规定,殡仪师既是殡葬业务活动的策划者和管理者,也是殡葬礼仪的指导者和执行者。结合台湾20多年的殡葬服务从业经验以及公司大量案件的经验,总结出了一个关于殡葬礼仪师的定位,将殡葬礼仪师称为:“生命礼仪师”,并给出了如下定义:
生命礼仪师他并非只是一般的某专业殡葬从业人士,比如化妆师,整容师、火化工、风水师、法师之类的特定专业,而是一个对整体殡葬流程都非常了解的殡葬顾问。一个专业的殡葬礼仪师不仅必须要有很高的殡葬专业水平、良好的人格素养、沟通能力,而且还需要是成为一个心理辅导师。一个合格的礼仪师,必须具备的专业包含:殡葬整体流程安排、各个宗教信仰的殡葬习俗、追悼会的设计与安排、悲伤辅导专业训练、情绪控制专业训练。除了这些之外,一个优秀的殡葬礼仪师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格素养以及沟通能力。
殡葬专业实习指南| 殡仪生实习安全须知
殡葬专业毕业生实习?心仪的单位找好了吗? 殡仪馆?公司?陵园?殡仪生如何正确的就业呢? 别怕!有了这份实习指南,工作嘛,避免被坑…
二、殡葬礼仪师的角色
初探所有丧事中都有一位礼仪师全程负责整个丧事的执行,这位礼仪师在丧事中处于最大的地位,无论是领导还是员工都要听从于礼仪师的调配,同时对礼仪师的任务要求的也非常明确,对于每个环节应该做什么,要达到什么标准都进行了严格的规范。所以所有礼仪师对自己在丧事服务中的任务都很明确。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丧事的顺利圆满进行。生命礼仪师在丧事中的角色有:
<一>担当顾问的角色
在接触往生者的第一时间担任起一个顾问的角色,了解死亡原因等基本信息,立刻给予家属临终注意事项的咨询和教育。针对不同的死亡原因制定了不同的化妆服务。有宗教信仰的往生者就要针对不同宗教习俗来开展服务。譬如:对信仰佛教的往生者,怀恩会摆上三宝佛像、莲花灯、素果等物品,请法师助念超度,一切服务都按照佛教礼节进行。家属刚刚失去亲人沉浸在悲痛之中仍不知所措,这个时候礼仪师就要担任起顾问的角色,为家属提供一些办理丧事的指导和帮助。除此,礼仪师要对家属进行一些安慰和辅导,指导家属转移精力到办理相关法律证件,如:死亡证明、注销户口等。
<二>担任协调者的角色
担任起丧事协调者的角色,与主事家属沟通,安排治丧流程,并填写治丧日程表,让家属能够清楚了解后续安排以及注意事项。在这个环节中,首先要认真收集往生者的信息,对丧事做一个整体安排。每天做什么事情,需要哪些物品,哪些人参加,注意事项等等,都要协调安排、理清层次。
治丧期间多与家属沟通协商,特别要注重一些细节性的事务。如有多少人参加追悼会,要预定大厅中厅还是小厅,会场怎样布置,追悼会上哪位领导讲话,丧家的亲属关系,家属答谢的物品以及宴席安排等等的事务,需要不断地与家属进行沟通,不遗漏任何细节。
<三>担当指挥者的角色
每个案件追悼会的前一天都会有一个“行前会”,把第二天所要做的工作明确到人,所用的车辆由谁来开,要装哪些物品,礼仪师都做一个详细明确的安排,并让所有参与人员都知道几点几分要做什么工作,甚至每个动作怎样做都进行一个演练,确保追悼会万无一失。
<四>担当心理辅导师的角色
治丧期间,担当一个心理辅导师的角色,安抚家属悲伤情绪,付出真心的关怀。奉行着“用真心追求生命的圆满”的殡葬价值观,全心全意为往生者及其家属服务。特别是礼仪师,当家属感受到你在尽心尽力的为做好往生者的后事而努力的时候,他们是很感动的。
<五>后续服务
与家属成为朋友治丧结束,记录档案,建立生命纪念馆,并提供家属后续做七、百日、忌日的日期以及注意事项。现代殡仪服务不像传统的殡仪服务一样,办完丧事后工作就完成了,还应提供一些后续关怀。在案件结束后会为往生者建立网上生命纪念馆,电话提醒家属做七、百日、忌日的日期以及注意事项等。清明节还会提供一些祭拜服务等等。礼仪师要尽量与家属接触和交往,以一个朋友的角色来帮助客户,获得客户的认可。
一、礼仪的基本概念
现代礼仪是我们全社会文明程度的直接和间接的体现,礼仪包括了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方方面面,提高殡葬服务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服务工作质量,必须从礼仪开始。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总称,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规范与准则,是人类社会内部交流的基本语言。
礼仪的作用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增进交往
接待举止要求自然、大方、高雅、脱俗的举止能给殡葬礼仪服务对象亲近感和信任感,也能体现出自身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在接待殡仪服务对象时,一般要求如下:接待殡仪服务对象的场所要保持安静,以利于业务洽谈;接待殡仪服务对象时说话、走路要轻,以示对殡仪服务对象的尊重;礼貌敬茶,迎客在前,送客在后,要目送殡仪服务对象离开;递送物品时要注意相关细节,资料文字要正面朝着客人双手递送;名牌要双手递上并且名字朝向殡仪服务对象。
殡葬行业服务忌语您好‘再见欢迎光临一路走好
行业文明用语请请稍候请您到我这边办理手续我是引导员,下面的程序由我为您服务请您下车请您慢走。
殡葬服务人员所应遵守的工作礼仪的基本内容:注重服饰美强调语言美提倡交际美推崇行为美
倡导科学反对迷信
二、殡葬礼仪师
殡葬礼仪师在我国大陆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还没有列入国家职业大典。这一职业名称来源于西方国家和我国的港台地区。殡葬礼仪师这一职业的角色定位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称谓和对业务范围的规定。
尽管我国大陆地区目前尚没有殡葬礼仪师这一岗位,但社会对殡葬礼仪指导的需求量很大。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对于殡葬文化的认知不多,使其后事办理的不圆满。因此,我们需要对殡葬礼仪师的角色进行一个定位,对于殡葬礼仪师的工作范围和任务进行一个界定,对于提升殡仪服务的质量,提升殡葬礼仪师的社会地位有重要意义。
感谢以上内容原作者
附:在台湾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殡葬礼仪师”
「礼仪师」与「丧礼服务人员」由于新闻媒体的报导,原是被视为“卑贱”的殡葬行业,这些年来吸引许多优质的年轻人投入。许多人在探询:「怎麽样才能成为礼仪师?」而坊间的补习班也顺势开办许多「殡葬礼仪研习班」、「礼仪师养成训练班」、「丧礼人员证照辅导班」…等进修课程。
其实,依据(台湾)《殡葬管理条例》的规划,「礼仪师」犹如「律师」、「建筑师、「会计师」一般,是要获得「国家考试」通过才能执业的「专门技术人员」。这与目前一般人认知的「礼仪师」,就是「丧葬事务的委任者」有很大的不同。
也就是说,《殡葬管理条例》裡的「礼仪师」是要「大专以上相关科系毕业」,并取得考试院国家高等考试通,才有资格执行业务的「礼仪师」。也因此,原《殡葬管理条例》第40条规定:「未取得礼仪师资格者,不得以礼仪师名义执行前项各款业务。」并且在《殡葬管理条例》第39条裡规定:「礼仪师之资格及管理,另以法律定之。」明定礼仪师应另定「礼仪师法」专法规范。
这种必须经过考试院国家高等考试的「礼仪师」,自是有其一定的素质与专业涵养。其立法原意,是要提升台湾的殡葬产业文化。故在原《殡葬管理条例》第39条规定:「殡葬服务业具一定规模者,应置专任礼仪师,始得申请许可及营业。」
然而,这项美意却有其现实上的困难。如专业养成教育的缺乏,以及与产业实际状况落差太大。所以主管机关把《殡葬管理条例》裡的「礼仪师」暂时搁置,转变为劳委会职训局的「丧礼服务人员」技术士。亦即是和「美容师」、「水电技师」同样,属于「技能检定考试」的「技术士」。并于民国97年(2008年)开始,进行丙级检定考试。取得资格者,称为「丧礼服务人员丙级技术士」。
目前许多人把「丧礼服务人员丙级技术士」考试,称为「礼仪师考试」;把考试通过者称为「礼仪师」;或以「礼仪师」自称,协助家属办理各项丧葬事务。这些做法,其实是不正确的。
为了落实「礼仪师」证照制度,主管机关积极推动《殡葬管理条例》修法,于民国101年(2012年)7月1日正式公布施行的修正条例中,改为第46条规定礼仪师资格规定,并公告《礼仪师管理办法》。至此,礼仪师证照核发有了依据,礼仪服务人员没有取得证照,不能随便自称礼仪师,否则将触法并受到罚锾。
如何成为礼仪师(葬礼服务人员)?
「礼仪师」其实就是一场丧礼的指导人员,英文称呼为「Funeral Director」,意为「殡葬指导人」是相当贴切。一场丧礼,从接体、竖灵、入殓到出殡、火化、晋塔,相关的殡葬事务都是由礼仪师负责规划、分工、督导完成。礼仪师同时也要对丧家负责。从临终关怀、礼仪谘询,到各项丧葬礼仪的协调沟通,都是礼仪师的职责。礼仪师也有责任给予亲家属适时、适当的悲伤辅导。
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实务经验是一名礼仪师最基本的要求。因此,礼仪师的养成是需要时间。从学员、助理到礼仪师,一般都要有1~3年的学习时间。许多人以为自己有胆量敢碰触尸体,就认为自己可以担任礼仪师,赚取高额薪资,这是错误的想法。
在实务上,一般人要成为礼仪师有三种学习渠道:
1.进入有规模的大型礼仪公司,从学员、助理开始学习,协助执行各项丧葬事务。并经由公司内部的检定考试,逐步成为礼仪师。
2.进入传统的礼仪社,从清洁、打杂开始,到接体、竖灵、入殓、抬棺等各项丧葬工作。经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成为独立接案的礼仪师,或自立门户开设另一家礼仪社。
3.进入殡葬人力公司,从接体工人、灵堂布置工人、入殓工人、扶棺工人、礼生、接待人员等工作开始,接触殡葬业,瞭解各项丧葬事务后,转任礼仪师。
至于坊间许多的「殡葬礼仪研习班」、「礼仪师养成训练班」或「丧礼服务人员证照辅导班」等职业训练课程,内容与实务有很大差距,或可视为丧礼进修课程或证照检定考试的辅导课程。结业后,仍须经过实务学习的养成,才能胜任礼仪师职务。许多人以为获得「丧礼服务人员」技能检定考试通过,就是礼仪师。其实,那是错误的想法!
从以上的分析说明,「实务经验」是礼仪师养成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而台湾缺乏殡葬专科教育,没有殡葬专业学科的学程规划,亦无殡葬相关课程的研读和实务操作学习。因此,让礼仪师一职的「师徒学习制度」更为凸显。要进入礼仪师这一行,就要先进入殡葬服务这一行业学习,应是目前最直接的途径。(来源:台湾殡葬资讯网)
八宝山殡仪馆开放日:公众万万没想到,殡葬行业有这些黑科技和暖服务!
3月22日下午,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举办了2018年公众开放日活动。这是八宝山殡仪馆举办的第三届公众开放日活动,参与人数达200多人。 记者赶到时,只见馆内大礼堂前的广场上,聚集了众多前来参加活动的人,大家在三三两两聊天,气氛轻松,并无紧张恐惧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