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工种与考证
  • 全部课程
  • 文章资讯
  • 培训认证
  • XR浏览器下载
  • 分销联盟
  • 学习中心 APP下载
    扫码下载-100VRAPP
    扫码下载-技能培训APP
    扫码下载-互动科普APP
    建议意见 官方客服

    官方客服

    您可以与在线客服进行沟通或者拨打客服热线获得帮助

    电话:0592-2529323    0592-5551325

    邮箱:help@onesoft.com.cn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讯 > 职教新闻 > 三教改革学习心得:聚焦课程思政 推进三教改革

    三教改革学习心得:聚焦课程思政 推进三教改革

    发表于:2020-12-07
    阅读:1620
    评论:0

    《践行初心使命,争做课程思政与三教改革先锋》主题党课

    围绕初心使命的问题谈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是教师的使命与初心。践行初心使命,需要教师强化铸魂意识,求索为师之道,秉承匠心精神,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引导学生向上向善,教师应当先善其德,做到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对工作精益求精,磨砺育人本领。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老师。

    上海市育婴教研组、学前教育专业中心教研组开展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聚焦课程思政 推进三教改革

      2020年11月2日下午,由上海市职业技能培训育婴教研组及上海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心教研组联合主办、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承办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群益职校举行。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中心的钱莉勤老师,上海市育婴类教研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心组、群益职校专业三部的领导、老师等共5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此次活动在群益职校学前教育专业两位老师的课堂展示中拉开了帷幕。骈岑老师的《解读童画的秘密》和张静老师的《幼儿注意力分散行为的应对》两节课教法设计新颖、目标定位准确,教师授课节奏张弛有度,课堂氛围活跃,信息技术手段有效融入。同时,在原有校本教材的基础上,两节课将课程教学与职业道德教育有机融合,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技术融入、课标落地”的教学理念,教师的教育智慧得以彰显。

      课后,市育婴教研组组长、市育儿职业技能培训中心主任、市妇幼保健中心医务部主任史静敏和群益职校学前教育专业带头人宋彩虹共同主持了评课研讨活动。与会的老师们对两位执教老师良好的职业素养、清晰的教学思路、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的信息技术运用、适切的评价手段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了具体的指导,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同时,与会人员对群益学生的精神风貌、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师资队伍等整体水平给予了高度认可。

      最后,上海市人保局就业促进中心的钱莉勤老师对此次教研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育婴类教研组今后的活动提出了希望和建议。

      与会老师纷纷表示此次教学观摩活动收获颇丰,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课程思政和三教改革。

      研讨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致表示感谢育婴教研组及中等学前教育中心组领导组织了这样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感谢群益职校为此次活动所作的精心准备,希望今后能够多举办此类研讨活动。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路径

      
    (一)提高“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的认知意识,还原教育的根本宗旨

    高职院校的“三教”改革始终以“三全育人”作为教改的出发点,紧紧围绕着社会主义教育的办学方向,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宗旨服务。“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使高职教学回归到教育的本真和初心,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社会实践的教育环节,把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能力教育结合起来,把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一门课的教学之中。

    正如习近平强调的那样“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同时,高职院校的“三教”改革既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时代需求更是落实“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二)加强师资培训,教师是“课程思政”理念的践行者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体,是“三教”改革的关键。“三教”改革的核心和首要任务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思想意识、政治站位的提升和育人观念的更新是重中之重,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人文修养;加强教师实践能力训练,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行教师“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培训平台和灵活机制,一方面积极引进企业高端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走进大学讲坛,同时将高校教师送出去,深入企业一线实践锻炼,提升职业素养和能力,使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实践技能培养和职业操守教育相结合。

    (三)积极推进教材改革,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

    教育元素是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先决条件教材是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载体,是高职院校实现教书育人职能的重要依托。高职教育因其实践性、应用性的特色,在教材上更注重实践技能的传授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材的改革上,首先,要注重正确价值观的培养和引领,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在实践环节中要渗入“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敬业爱岗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严谨不苟的精进态度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其次,在教材改革上要凸显现实操性和技能性,体现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特色,鼓励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案例和教学项目、构建立体化、动态化的教材和教育资源体系。

    (四)因材施教、因课施教、因需施教,有针对性地将“思想教育元素”无缝衔接到知识传授中

    教学教法的改革是提高“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根本手段。教法是“三教”改革得以实现的路径和方法,教师和教材的改革最终都要通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去实现。教法改革,就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在高职院校的“三教”改革中,首先,要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深入到专业技能课堂中去,要“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实现价值引领”,需要“无缝衔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功能;其次,要结合职业教育的特色,围绕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不同专业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模式,可以采用项目式、情景式和模拟式教学方式,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和创造创新精神、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及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

    (五)高职院校的顶层设计,统筹管理,制度建设和机制完善是实现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的保障

    在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实践中,高职院校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至关重要。高校首先应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贯穿到“三教”改革的始终,做到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不迷失,将“三全育人”的思想融汇在教育教改的各个环节;其次,紧紧结合社会和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围绕着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以创新的角度和科学的态度,与时俱进地加大“三教”改革的力度;再次,“三教”改革的教学评价与反馈改进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确保“三教”改革成果的根本保障。(节选自《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6期)

    转自:高职观察

    以上就是100唯尔(100vr.com)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三教的知识技巧了,学习以上的三教改革学习心得:聚焦课程思政 推进三教改革知识,对于三教的帮助都是非常大的,这也是新手学习职教新闻所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使用100唯尔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右侧人工服务,我们会有专业的人士来为您解答。

    本站在转载文章时均注明来源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未用于商业用途。如因本站的文章、图片等在内容、版权或其它方面存在问题或异议,请与本站联系(电话:0592-5551325,邮箱:help@onesoft.com.cn),本站将作妥善处理。

    收藏

    赞一个

    踩一下

    换一批

    三教课程推荐

    模具虚拟培训系统

    模具制造技术

    121786人学过

    ¥99/月

    机械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97687人学过

    ¥99/月

    机械结构

    机械加工设备应用与维护

    164279人学过

    ¥99/月

    电气控制

    机械加工设备应用与维护

    149161人学过

    ¥99/月

    加工仿真

    机械加工设备应用与维护

    206155人学过

    ¥99/月

    职教新闻客服中心

    王老师

    立即交谈

    林老师

    立即交谈
    更多>>

    推荐阅读

    100VR精品课程推荐

    评价

    0
    发表评论

    0/500字

    更多>>

    最新文章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推进产业数字技能强链建设五条措施的通知

    近日,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推进产业数字技能强链建设五条措施的通知》,进一步提升福建省产业技工数字技能水平,锻造高质量产业技能生态链,更好适应数字福建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工业数字化转型需要。

    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有关情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23年9月28日,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了《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条例》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 11月17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条例》有关情况。现场,发布人还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了回答。省教育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陈峰出席发布会并回答相关问题。 浙江将如何加强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浙江的高等学校将如何贯彻落实科技进步条例? 陈峰:要深化中小学校的“双减”工作,一方面做好过重课业负担的“减法”,另一方面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重点是强化实验教学,增加场景式、沉浸式的科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更多地动手实验、亲身体验,让学生在科学教育和科技实践中学到知识、爱上科学。同时要改进中考、高考的评价导向,增加实验操作考查考核的比重,引导中小学生切实提高探索兴趣和实验能力。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融合交汇点,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这些年来,浙江高校承担了全省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上周刚刚公布的2022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中,全省高校共获奖145项,占总数的49%;其中一等奖47项,占总数的78%。下一步,高校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件事: •培养高层次人才。浙江高校每年向社会输送近40万名大学生,他们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我们要加大基础人才培养力度,持续扩大本科及以上人才培养规模,让浙江孩子有更多的机会读大学、读研究生,为科技进步培养更多后备力量。 •推进有组织科研。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和科研平台。同时按照“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生产一线实际需求,有组织开展科研创新和技术攻关,促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 •激发科学家活力。《条例》就引才、育才、用才作了专门规定,并提出了许多激励创新创造、扩大科研自主的政策。要用好法规的红利,激发高校科研人员更多的活力,努力让科技创造于国家有益、于个人有利。

    黑龙江省每年将培养8万名数字技术技能人员

    近日,黑龙江省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启动仪式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将利用10年时间,每年培养培训数字技术技能人员8万人左右。对取得合格证书且与黑龙省企事业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满6个月人员,可享受4000元-6000元/人次的培训补贴。 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是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围绕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管理、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集成电路等数字技术技能领域,分职业、分方向、分等级开展规范化培训、社会化评价。 今年,省人社厅制定出台了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方案,计划利用10年左右时间,培养一大批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精于实操应用、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数字技术工程师。着眼发挥政策激励正向引导作用,对参加培育且考核合格的学员,给予继续教育、职称贯通、培训补贴、聘用激励等四方面优惠政策。目前,我省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4所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机构,可以自主开展大数据、智能制造、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化管理师7个职业,后续会根据人社部遴选情况逐步增加。 参加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训,取得的相应学时可登记为当年继续教育专业课学时(全国有效);评价合格获得初级、中级《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可分别直接认定为助理工程师、工程师。支持用人单位根据个人培训及评价结果择优聘用取得《专业技术等级证书》人员,事业单位可按聘用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兑现相应待遇,鼓励企业将薪酬待遇与专业技术等级相挂钩,激励引导数字技术从业人员加强专业知识更新。

    青海省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育项目实施方案16日起实施

    近日,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育项目实施方案》,探索构建培训、评价、激励一体化的数字技术工程师培养体系,为推动青海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预计到2025年末,培育至少1200名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精于实操应用、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在激励保障上,明确将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育项目纳入省内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两目录一系统”统一管理。对完成规定学时和内容,且取得培训合格证书和相应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人员,可按有关规定申领相关职业培训补贴,同时还可享受继续教育学时认定、脱产学习期间保留与在岗同等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以及岗位聘任、职务职级晋升、评优评奖、科研项目等方面的利好政策。

    江苏省教育厅公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遴选结果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在其官网公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遴选结果,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苏教职函〔2023〕26号)要求,经各设区市申报、专家评审,拟确定151个专业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 第二批优质专业遴选结果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在其官网公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遴选结果,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苏教职函〔2023〕26号)要求,经各设区市申报、专家评审,拟确定151个专业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第二批优质专业。

    广东拟出台政策规范学徒制培训工作 培训企业最高可申领补贴8500元/人

    近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关于做好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学徒制培训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按照《广东省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征求意见时间未收到有效反馈。 在附件《通知》明确,学生学徒制培训按照每人5000元标准给予补贴,由开展培训的生态企业或接受委托牵头统一组织培训的链主企业申领;技培生学徒制培训按照每人5000-8500元标准给予补贴,具体标准根据其获得证书及相应等级确定,由开展培训的生态企业申领。

    教育部拟同意:职业本科将新增2所

    教育部发布《关于拟同意设置本科高等学校的公示》。公示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有关规定以及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评议结果,经教育部党组会议审议,拟同意设置安徽公安学院等5所学校,现予公示。公示时间为2023年11月20日至11月24日。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