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资讯 > 职教新闻 > 高职:明确办学定位 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知己知彼”
高职:明确办学定位 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知己知彼”
高职:明确办学定位 坚持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知己知彼”
如何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专科层次高素质技能型产教融合的专门人才,是高职战线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长们必须思考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国家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进一步完善了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大力助推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领域不负重托,呈现出健康发展的态势。一些地区的职业院校正在向着现代化高水平目标迈进,其办学质量和发展水平已达到或接近世界领先水平。
什么是校企合作呢?顾名思义,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主旋律中,还不时能听到一些不和谐的噪音,个别职业院校管理者不履责、不作为等现象时有发生。
我们可以分为两个方向来理解。从学生自身来讲,很多本科生毕业之后,由于他们学的理论性的东西太强,不能胜任公司的一些岗位,所以这个时候就出现了校企合作这么一个项目。就是由学校、企业合作,为某个行业培养更具备这个行业能力的一些人才,直接可以上手的的一些人才。
从专业性质来讲,这些专业都是实操性比较强的。比如计算机,都是计算机专业像嵌入式开发,或者智能硬件,会分的非常细。这是为了这个行业的具体某个岗位去培养人才,这就是校企合作的一个意义。
高职的培养模式分为学校、企业和学生。在学校是学习理论知识,企业呢提供实习平台。简单来讲就是,学生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和正常专业学科学的课程是一样的,比如计算机专业,统招生和校企合作的学生是要一起上课的,是一样的老师。大三之后呢,校企合作的学生实习的成分就更浓重一些。他们可能就去这个公司去做实习的工作,在实习中去学习。那么合作的企业也会派老师过来讲课。以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和这个企业的关系或者说和这个岗位的关系更紧密一些。
比如山东理工,自2010年起,学校分别和山东师创软件工程公司、青岛软件园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招收软件工程(软件外包方向)、金融学(服务外包方向),以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方向)三个专业。办学模式采用2+1+1的合作办学机制。学生大一大二在学校上课,完成基础课的学习任务,并有合作企业的专家强化语言教学和动手能力培养。以学校的老师为主。大三时学生开始分方向,以合作企业师资为主。学生在3年内修完本科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理论课程。大四开始,学生就要在在合作企业实训基地内按照企业的开发模式进行企业开发实战实训,同时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最后由两家企业负责学生的就业推荐工作。是这样一种培养模式。
我们来看一看校企合作办学有哪些优点和不足,这也是家长们比较关心的。
校企合作的优点:
优点一:毕业证无差别。毕业证来说,他在校企合作的这个方向上和普通的本科批次上没有任何区别。不会标注“校企合作”字样。所以说在以后我们找工作的时候是跟统招生是一样的。对我们来说这也是一个高分低就的机会。以相对低的分数考进去,之后可以拿到一个同样的毕业证,保证毕业的一个质量。
优点二:分数偏低。一般要比统招专业分数低40-60分。如说我们都很了解的山东财经大学。今年的录取最低分是549分,他的校企合作的分数是485分,比统招分数低了64分。而且校企合作的专业也都是好专业。一个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个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两个专业方向,也是比较适合就业的。
优点三:就业有优势。校企合作的学生在面试的时候会更有优势一些。因为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就涵盖了上班可能前三个月培训的内容。比如软件的学习,一些知识的运用,包括再实习的过程中也跟过一些项目等等。这些在找工作当中还是非常必要的。
优点四:考研不受影响。在考研的时候不分你是正常批次还是校企合作。企业可以推荐就业,但不是强制就业。还是存在一个双选的可能性的。
这是优势,那么我们看一下有弊端的地方
校企合作的弊端:
必须要去企业进行实习。如果你的孩子偏研究型的性格,可能喜欢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那企校合作这个专业可能并不是太适合,因为他还是比较偏实用型的专业。所以要慎重考虑一下。
缺点一:学费比较贵一些。这个贵呢也不是特别离谱,比普通院校要高。我大约统计了一下,学费一年大约在一万左右。比如青岛大学的软件工程(服务外包)是一万二。这也是家长需要考虑的一个地方。
缺点二:生源质量一般。转专业只能在校企合作自己的专业里面考虑,因为毕竟是以这样的分数招进来的。虽然和普通招进来的学生是在一起上课,但身边的同学分数上还是不会很高。
缺点三:报考难度增加。我们刚才讲到了,校企合作因为毕业证和统招没有任何区别,家长也越来越熟知这个专业,分数也是历年看涨的。特别是17年取消了一本线,一二本本科批次合并,那么我们在填报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出现竞争压力变大的情况。原来一本分数线以上的考生不会考虑校企合作,那么现在来说,一本学生可能会把校企合作作为一个保底的专业。这一点我们是要提前考虑到的。也有理由预期到,校企合作的分数还会进一步提高。或者专业的两极化会增大。好专业的分数会更高,不好的专业分数会更低。所以在填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对此,《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文件都提出了明确要求。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在有“明文规定”甚至是三令五申的情况下,还屡屡发生“学生实习放羊”“顶岗实习学生成为廉价劳动力”等违规做法?为什么还有学校的“校企合谋”能大行其道,直至国务院督查组介入才得以整治?笔者以为,只有从源头抓起,追根溯源,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校企合作乱象的发生,确保校企合作项目真正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校企合作要切实管起来。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转变,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换言之,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地方政府监管缺位,是造成校企合作乱象丛生的关键因素。因此,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项目的监管,要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企业也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从长远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也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校企合作要真正做起来。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办学方向的应有之义,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只要是真正办职业教育,就一定会自觉推行校企合作;只要是办真正的职业教育,校企就一定会真合作,产教一定会真融合。毋庸讳言,当前由于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校企合作的确存在一些障碍,遇到一些阻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但我们应该看到,随着国家有关文件的落地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校企合作将成为职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品位、凸显类型教育特色的不二选择。真正把校企合作做起来,才是体现高水平校企合作的战略之举。
对高职教育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类型上,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使其具有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在人才培养类型上,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具有校企合作的文化烙印和鲜明的高技能群体特征,具有不可替代性。高等职业院校要努力推进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校企深度融合,广泛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实施“订单”培养、“工学交替”,深化教学改革,真正做到“融专业入产业”,“校中厂、厂中校”,使毕业生符合企业的需要。各级地方政府都要关心、支持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供政策保障,使高职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质量。
以上就是100唯尔(100vr.com)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高职的知识技巧了,学习以上的高职:明确办学定位 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知己知彼”知识,对于高职的帮助都是非常大的,这也是新手学习职教新闻所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使用100唯尔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点击右侧人工服务,我们会有专业的人士来为您解答。
本站在转载文章时均注明来源出处,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未用于商业用途。如因本站的文章、图片等在内容、版权或其它方面存在问题或异议,请与本站联系(电话:0592-5551325,邮箱:help@onesoft.com.cn),本站将作妥善处理。
高职课程推荐
职教新闻热门资料
职教新闻技术文档
推荐阅读
